公告:查询单位工作人员请点击 人员查询,输入姓名, 证件编号, 即可查到。

首页 / 栏目资讯 / 法律维权中心

农民工权益的忠实捍卫者——记四川省巴中市农民工维权中心主任王晓荣

所属分类:法律维权中心 发布时间:2021-03-27

来源:今日观察新闻社

农民工权益的忠实捍卫者

 ——记四川省巴中市农民工维权中心主任王晓荣                  

四川讯(陈发青 赵国峰)报道   在农民工输出超100万人的巴中市有这样一个人,18年,凡发生矿难、塌方、群体性上访等涉及农民工权益的突发事件,他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18年,他一直战斗在艰辛曲折的农民工维权路上,困难再大、危险再多也要上,从不叫苦叫累,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送到农民工的心坎上;18年,他每年300天以上为农民工的事情奔波,足迹遍布全国30多个城市,行程相当于绕地球赤道27.5圈。——他就是巴中市农民工维权中心主任王晓荣。

搭上性命也要讨回公道

18年为8.5万农民工追回薪资9.5亿

王晓荣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4年的军旅生涯铸就他满腔正义,身为党员的他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刻进骨髓、融入血液。18年,始终把维护农民工权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农民工所想、急农民工所急,时常遭遇各式各样的危险,但他从未畏惧、从未退缩。10多年前的一天,恩阳区花丛镇农民工廖某志在山西灵石县一小煤窑务工死亡。王晓荣昼夜兼程赶到事发地。“死者违规操作,最多赔3万,这是惯例!”“惯例决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王晓荣义正言辞答道。出事煤矿的老板先是利诱,以1000元辛苦费让他“少管闲事”被他断然拒绝。看他不依不饶,便指着鼻子骂道:“赶紧滚蛋,不然,老子拿钱把你的头买了!”争辩之间,煤矿老板使劲一脚将王晓荣踢下十几米深的矿井,致使身体多处受伤。危险并没有让他止步,身为退伍军人的王晓荣被救上来后,对死者家属坚定地讲道,“生命中,我就没有过‘怕’字”“只要你们的亲人得到合法赔偿,即使搭上我这条性命也在所不惜!”。煤矿老板从未见过这种不要命的维权架势,态度陡然转变。5天后,事情终于得到解决。临走前,王晓荣与怀抱20万元的赔偿金的死者家属一起到了殡仪馆火化车间,帮助处理火化事宜。

在为农民工维权中,王晓荣常与危险相伴,被威胁、恐吓上百次,请求维权的农民工或家属、单位领导、家人时常为他安全“捏把汗”。王晓荣表示,无论是帮农民工讨薪还是伤亡事故索赔都像“虎口夺食”那样的艰难,所以,遭报复、遇威胁也就不足为奇。18年,他用行动履行入党时的铮铮誓言,捍卫正义勇往直前、毫无畏惧,成功解决50人以上的群体性欠薪案件579件,涉案金额100万元以上的434件,1000万元以上的达75件。他先后荣获“四川省第六届劳动模范”“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市人民政府记“二等功”等荣誉,2015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他“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王晓荣表示“荣誉是党给的,唯有把农民工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办好,才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

问题再难都要找到化解之道

探索的“3+1”维权模式被推广

农民工维权案件多是难办的案件,找不到相应的策略就很难攻下。2017年4月,历时5年,张某文、罗某等827名农民工完成了山东省某县杏花村棚户区改造项目。楼盖好了,欠薪却始终没有着落。“有没有签订合同?”“没有”“有没有工程结算?”“没有”“有没有欠薪证据?”“没有”,通过对话,王晓荣了解到这又是一起“三无”欠薪案件。“看嘛!这14栋楼是我们垫资修起来的”“老板是放高利贷的”“工程转包了三次,老板换了4个”“老板心黑,想把我们3000万元全部‘吃掉’”……劳务班组张某文、钢筋工罗某、木工罗某全向王晓荣介绍了这些情况。“走!到项目部看看”。王晓荣刚进屋几分钟,就被十七八个“统一着装”的社会青年团团围住。“与谁签合同就找谁要,我又没有喊他们来干”,项目经理李兴大声吼道。“啥证据都没有凭啥要钱?”,来到现场的住建局负责人随声附和。“对不起!我们也无法受理”,劳动监察也遗憾地表示。面对赤裸裸的蛮横耍赖,明显的地方保护让人束手无策。王晓荣深知“没有合同、没有工程结算、没有欠薪证据就意味着讨薪无据,法院也无法立案”,这样的案件他多次遇到,非常棘手。回到宾馆,王晓荣反复思考讨薪之策,仔细研究法律法规、国家政策,一夜未眠也未找到好的办法,但他坚信谁也改变不了铁的事实,再难的案件总有解决之法。第二天王晓荣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将欠薪情况先后向国家投诉受理办公室、山东主要领导网上公开信箱、人民网(地方领导人留言板)进行了网上投诉和情况反映。意想不到效果出现了!三天后,相关部门主动约见王晓荣,经过数场争辩较量,事情终于得到解决。

维权过程中,王晓荣发现,部分建设项目违规资质挂靠,层层非法转包甚至肢解分包;个别建筑企业言而无信,随意违约;一些部门对农民工反映的问题推诿扯皮,久拖不决是引发农民工群体性事件症结所在。为此,他不断探索应对之道,在接到农民工维权求助后,首先向国家投诉受理办公室或事发地省、市长网上公开信箱反映情况;拿着市人民政府出具的《介绍信》赴异地现场维权,作为引起当地党政重视的“敲门砖”。依法开展调处工作,合法权益绝不让步,合理诉求据理力争。 “代理投诉、公函引路、依法调处+维稳并重”的“3+1”维权模式应运而生。实践证明,该模式既有效破解了异地维权可能存在的地方保护,又让95%以上的农民工侵权案件得到解决。国家人社部部长张纪南、四川省委常委田向利先后对这一维权模式作出肯定性批示,要求宣传推广。人民日报、新华社、工人日报等媒体多次宣传报道。

为民维权奔波忙碌无怨无悔

少了对亲人关爱是抹不去的愧疚

王晓荣常年奔波在为农民工维权路上,在家里呆的时间少之又少。2009年11月,有人在巴中市《市长信箱》留言,反映贵州省六盘水市永(定)武(都)高速公路四标段拖欠谭某、张某等130多名农民工工资400余万元。数次讨薪无果的谭某、张某一气之下爬上工地塔吊,后被刑事拘留。王晓荣知道后火速前往维权。出门第9天,妻子突发胆结石,医生说立即手术,需要丈夫签字。“求求你,‘字’就让岳母代签吧!”电话那头,王晓荣苦苦地向医生求情。祸不单行,就在当天,70高龄的父亲上山砍柴时,不慎摔伤骨折住进医院。接到电话后,王晓荣心如刀绞。“民之难,即党之忧”。他说“如果我走了,拘留农民工取保候审就会落空,好不容易达成的支付协议可能有变。” 为此,他最终选择了留下。7天后,被拘留的两名农民工取保候审走出看守所,450余万元欠薪如数兑现。刚一结束,他又接到求助,要他立即赶往甘肃、赶往宁夏。一边是为农民工维权,一边是亲人需要照顾,王晓荣多是选择了前者,常常留下的是对父母、对妻子、对子女的愧疚。

维权案件一件接着一件,长途奔波,忍饥挨饿是家常便饭。王晓荣患有严重的胃糜烂疾病,常常要靠输液镇痛,经常性开上四五百元的西药带到路上服用。王晓荣认为维权路的两头,一头深系着责任、一头紧连着民心,对自己的选择从不后悔。嫉恶如仇的他内心特别柔软,对于他帮助过的对象90%以上都记不清他的名字,他多次跑路给高位截瘫农民工张某成申办残疾证,给讨薪农民工周某辉拿钱买棉袄,给贫困农民工张志茂申请困难救助,为久病无钱治疗农民工朱某太解决燃眉之急,这样的事例数十起。在王晓荣的办公室,民工赠送的锦旗有200多面,感谢信有300余封。这是老百姓对他身为党员“为党分忧、为民解困”的最高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