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3
07-21
07-21
07-19
07-18
07-18
07-17
07-17
07-16
07-15
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赴成都名校跟岗研修的感悟与实践
大荔县高明中心小学校长 岳新军
陕西讯(张家南)报道:大荔县教育局为深入推进“三名+”建设工作,于10月18至22日,组织小学部分校长及干部奔赴成都,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作为校长,我有幸参加了为期5天的名校跟岗研修学习,既开阔了眼界,提升了格局,又增强了综合素养和育人能力,受益匪浅。下面我从“四收获、四印象、四关注、四必做、两探索、一提升”六个点,谈一下自己浅显的感悟与工作实践。
“四收获”,即核心点。
在本次跟岗学习中,“改革、理念、融合、评价”成为听到频次最多的词,故而这四个关键词便是我本次学习中最大的收获。
收获一:教育影响城市。
“改革”,是旧观念老方法的创新,是推陈出新的瓶颈突破。1908年,陆慎言先生怀揣教育救国之情怀,留学归来变卖家产创办成师附小 ,从此成都城市积淀与创新的不断融合在学校历程中呈现,展现出教育救国到人才兴国的发展历程。今天国家繁荣强大,需要更多的成师附小担起育才重任 。成师附小革新办学思路,创建“一校三址两校区”的集团化办学模式 ,其中包含成都师范附属小学万科分校、华润分校、白鹜溪分校、城东分校、金塘分校、邛崃文君分校的六所分校,遍布多个区县,通过集团化办学推进了整个成都市的教育高端发展,影响了整个城市,这便是教育格局改革的魅力。
收获二:好的理念需要被认可和传承 。
理念,是理性概念,是一种思想,一种认知 ,对于学校来说就是“一训三风”。成师附小的校训是 “勤、洁、公、实”,其实这个校训在陆慎言先生办起淑行女子学堂建校初期就确立了,也就是成师附小的前身,距今已有113年的历史了,无论更替了多少位校长,成师附小不变的是“勤、洁、公、实”的校训,传承的是附小赤诚教育的师范精神,在这样的百年积淀中,为每一个附小人留下了生命的印记和精神的烙印。关于学校文化理念,我经常在校委会上强调,一定要做到“四禁忌、四倡导”,即:倡导 “认可保护,学习研究,挖掘延伸,薪火相传。”;禁忌“否定破坏,形同虚设,固步自封,频繁更换。”。因为我们相信“合抱之木始于毫末,九层高台起于垒土。”
收获三和四:即“融合”与“评价”的有效实施。“融合”是策略是过程,“评价”是落实是结果。
“双减”政策之后,小学一、二年级不得进行纸笔考试,于是成师附小万科分校让“冬奥会”走进期末考试。
据了解,1月7日学校以“北京冬奥会”为背景,创设了“五育融合”的游园会,一二年级的学生不仅能用中英文说出冬奥会的项目名称,还能跟唱中英文歌曲,并且根据节奏创编歌词,同时将跳绳、篮球、羽毛球、踢足球、绘画、器乐等才艺展示的淋漓尽致,充分展现孩子的全科才能;一、二年级测评的全部评委都由六年级的哥哥姐姐们担任,“大综合”学评活动创新实施跨班级走班、跨年级互助的评价样态,让六年级的哥哥姐姐们融入评价过程,为一、二年级的弟弟妹妹们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精准评价与支持。他们在助力低段学生完成评价的同时,也自然实现该学段自身的综合素养评价,最终考察了全学段的综合素养;小朋友们每完成一项任务会得到相应的奖章,再用奖章去“花园街银行”兑换货币,最后去“冬奥商场”选购自己喜欢的工艺品。将综合测评全面化,尽可能
现如今,学校就是要在“双减”背景下适应教育改革大形势,落实新的教育方针,迅速更新理念,彻底打破唯分数唯应试观念,培养具有五育融合育人思维和教学能力的老师,在课堂教学和课程实践中实现五育融合发展,以核心素养为重心,研讨重构出有温度,有高度,有标准的评价机制。国家最新的教育方针中两个“必须”的表述传递出强烈的信号,党中央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的写入不仅意味着人才规格变了,更意味着人才体系的再造。也充分印证了“改革、理念、融合、评价”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
“四印象”,即认知点。
第一印象:理念传承型文化。
成师附小“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文化是根,邛崃文君小学“勇敢地成为自己”的文化是果。文君文化提炼出了“勇敢地做自己”的精神要点,它与成师附小“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教育思想巧妙契合。教育即是不要挡住阳光,构筑一方自由的土壤,让每个生命幸福地成为自己,它让教育回归人本,是对附小赤诚教育的积极传承,又将文君的精神气魄蕴于其中。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成就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
第二印象:全域能力型
据了解,学校领导岗位会定期互换轮岗,每个人在德育、后勤、宣传、教学、教师中心、学生中心等岗位上交流锻炼,甚至会被推出到集团校范围内的任意一所学校主政,当该校发展到预期效果时,又会让其回归母校任职,这就要求所有领导除了精通于某个专业,还要全学段全领域的形成认知,更要具备“一把手”的综合能力。在提升整体素质、管理无缝衔接,专业相促互学、激发干事活力上具有积极有效的作用。
第三印象:自信阳光型师资。
当看到成师附小橱窗中的教师风采照片,每个人体现出的“精气神”和溢露出的大师风范让人肃穆起敬。《中庸》中有:“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意为:有诚心的人,必须要自己实在地去做,不能敷衍,就自然会成就自己。它倡导教师要对儿童和教育保有挚爱之心、探索之心。这样的教师是有独特的思想内涵、生命能量、人格魅力、教学风格的人,是学生的点灯人。他们与学生之间是人格与人格的引导,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召唤,价值与价值的成就。当得知文君分校建校初期的第一批教师,都是从重庆高校精心选拔了十几名优秀的应届硕士研究生时我顿然释惑。羡慕归羡慕,但我们基层教育培养自信阳光型师资的追求不能变,在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不断推进中,通过多途径提升锻造高素养教师力量的目标也一定会实现。
第四印象:素养饱满型课程。
成都师范附属小学校长黄敏洁、教师王卫全,慧源校区校长蔚倩,邛崃校区文君小学校长程科及部分学科备课组长,围绕“双减”政策下追求怎样的教育质量,“双减”政策下的课程建设、作业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探索和一所新学校的崛起等内容,所作的精彩报告,融入了要聚焦创新合作,在“整体发展,高位发展,内涵发展,差异发展”理念下引领做到“手手相传,步步相随,事事相关”,推动集团化办学持续深入发展;要在“双减”政策下课堂提质,应以深度学习下的大单元整体教学为抓手,让课堂华丽转身;要基于核心素养,多维度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让作业既保证质量,又助力学生长远发展;要做好学校课程建设,以质量提升和学生发展为重要载体,须打破时空壁垒,拉通课内课外,在学科核心能力基础上拓宽学科视野,开发劳动和实践课程,让儿童过上有质量的教育生活。
如果说“四收获”和“四印象”是成都名校跟岗的所学,那么后面汇报的内容便是我的所感所悟以及工作实践探索。
“四关注”,即着力点。
一是关注生活环境的舒适度。高明学校规模虽小,但逐年改善师生学习生活条件的追求永恒。特别是近年来,通过中心校和各校园长的齐心努力下,借力项目政策和经费节流已累计栽种红叶李、樱花、紫花槐、国槐、法桐等1500余棵,改造宿办室、餐厅厨房23间,布置标准化党建活动室1个(同时增设红色文化长廊),更新校园文化500余平,更换用电和网络线路12处计450米,为教师添置洗衣机、衣柜、床、桌椅、电热毯、空调、电暖器等130余件,新改造室内卫生间、洗澡间、洗漱间8间,食堂餐厅2大间。做到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夏季有绿荫乘凉,冬季有热水洗漱,网络全覆盖,集中用电不跳闸,做到了吃的放心,住的温馨。
二是关注教师发展的延伸度。“人才的培养在教育,教育的发展在名师,名师的成长在平台,平台的搭建在机制,机制的创建在校长”。我们启用了“学校引领,搭建平台,大胆使用,人尽其才”的模式,结合校情,采用成才计划“明路子”,专家引领“架梯子”,厚积薄发“铺底子”,师能比武“搭台子”,量化考核“定尺子”的“五子登科”方式,为教师搭建参加比赛的“训练平台”、草根探究的“展示平台”、自我提升的“读书平台”、对外学习的“交流平台,进而“大胆使用,合理使用,爱护使用”,让每位教师“人尽其才”。目前,特岗教师吴广、王帅已进入管理团队,成为素质过硬能独当一面的中层干部;新任教师傅蕾、谢倩已成为学校少先队辅导员,真正发挥了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青年教师李锐、杜米、腊梅等或成为备课组长,或担任班主任工作,或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宣传达人;特别是谢静老师在思政课教学中见解独到,在大荔县2020-2021学年度思政课“大练兵”活动中,被大荔县教育局评为课程思政教学骨干。
三是关注“天使”学生的健康度。学校将因疾病原因导致的“残障”生、因家庭原因导致的“问题”生、因特殊原因导致的“特困”生等视为“天使”,作为健康成长课题,让他们吃“偏碗饭”。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织的关爱小组,以教育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标准,以“万师访万家”形式掌握一手资料,以孩子的吃穿住行、学习爱好等为切入点,落实好“一人一案”,形成一套跟踪考评机制。确保这些孩子能够得到特殊关爱,身心康健。
四是关注家校合育的密切度。教育的成果取决于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是否协调一致,形成合力,成为
“四必做”,即发力点。
高明学校借力“双减”东风,每学期坚持“教师培训、备课研磨、作业探讨、团队建设”四必做。
坚持教师培训必须做。开学初对教师进行新教育方针、五育并举优化教育教学《意见》,“双减”政策等相关文件的解读与培训,把“双减”作为“一号工程”,让全体教师吃透精神,成为新形态下教育的行家里手,都敢当“双减”的责任人。
坚持备课研磨必须做。以学科教研组为主体进行“说、备、评、改”四环磨课,突显“备教材、备学生、备课堂”的三备核心,从而达到高效课堂。
坚持作业研讨必须做。校长总把关,建立作业管理长效机制,推进“两机制一公示”制度持续化落实。因材施教,做好基础性作业,还要做好实践性作业和跨学科性作业,通过提升作业设计的质量,来实现学生更好水平的发展。
坚持团队建设
“两探索”,即突破点。
一是做好教育信息化提升育人功能的探索。
以本次国家教育信息化2.0工程实施为契机,做好全员培训,全科目与信息技术大融合,做到高投入,全覆盖,互联互通,跨越发展。通过人机结合的思维方式,人机协同的工作能力,在教育教学的阵地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设备和资源,使教师全覆盖地提升教育信息化能力,最终达到人的信息化,思维的信息化,教育观念的信息化。作为农村学校,师资水平参差不齐,虽任务艰巨,但我们乐于探索尝试,相信指日可期。
二是做好义务教育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
将评价重点作为五个维度尝试落实,即包含理想信念、社会责任、行为习惯、积极品质的品质发展维度;学习习惯、创新精神、学业水平、思维能力的学业发展维度;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健康生活的身心发展维度;美育实践、感受表达的审美素养发展维度;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与品质、社会参与与体验的劳动和社会实践维度。这是参照《西安市义务教育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2021修订版)》,其优势是可以直接借鉴本省内的实施经验,五个重点内容指向学生“五育”全面发展,“五育”融合,健康成长。以学生发展质量评价牵引“双减”提质增效,以评价检测结果支撑“双减”落实成效。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探索教育部印发《国家义务教育质量检测方案(2021年修订版),确定了监测学科领域包括德育等9个,新增了劳动、心理健康、英语,体现了“五育并举”。
“一提升”,即升华点。
通过申报参评县、市、省级教学能手,来提升校长自己和班子团队的学科专业能力。我研究了《关于做好全市2021年中小学教学能手推荐工作的通知》,对个人的素质要求、教学实绩、教研能力、学习培训都有很高的条件要求, 采取书面考试、抽题、备课、讲课、反思、答辩、审核、公示等办法进行评选。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旨在促使自己“静”下来,重新归纳自己多年来在中小学一线教学的经验方法,并得以课堂教研实践,从繁杂的社会性事务处置向学科专业成长过度,发挥“火车头”的带动效应,辐射引领更多的教师积极开展深度学习教学改进实践研究。只要敢想,敢为人先,并付出实际行动,必定会“滴水石穿,柳暗花明”,势必“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赴成都名校跟岗学习是教育精神的赓续,是思考与实践的碰撞,是速度与发展的对决,是激情与灵感的迸发,拓宽了思路,涵养了底气。相信在县局的坚强领导下,在集团校的影响带动下,在教育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以本次成都名校跟岗研修为起点,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在管理中将“开垦”整体融合的“荒原”,“耙平”差异发展的“高地”,定会促进大荔教育迈向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