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查询单位工作人员请点击 人员查询,输入姓名, 证件编号, 即可查到。

首页 / 栏目资讯 / 社会调查

河南长垣:西陈村的“好当家”

所属分类:社会调查 发布时间:2021-07-02
河南长垣:西陈村的“好当家”
河南讯(曹道伟、王自亮)报道长垣市芦岗乡西陈村位于黄河滩区,全村800余人,村两委班子成员4人,党员19人。全村耕地总面积811亩。沿了乡间小道,曲曲拐拐中走进西陈村,两边是即将成熟的麦原,麦穗已经泛黄了,散发着阵阵香气。正西边,远远就见一棵迎客松,精神挺立,旁边是一个坑塘,水波涟滟,阳光下闪烁着点点光泽。走进村里,街道干净,屋舍整齐,利用空闲院落建设的居家养老中心、图书馆、党建广场、四点半课堂,散布其中,别致畅亮。已然成为芦岗乡乡村振兴的样板。
 
早就听闻西陈村党支部书记陈英宪是大老板。在村里见到他时,他骑了辆电车,急急赶过来,面孔黑黑的,戴了顶草帽——哪里有大老板的样子?这个西陈村的当家人,为了给家乡做贡献,放弃了在外工程,一心扑到家乡建设上。很多人不解:老陈,“宁掌三军,不掌一村”,你这是咋想的?
陈英宪憨憨一笑。他们只看到了眼前,看不到陈英宪心里弥漫的家乡情愫。
 
在西陈,提起陈英宪兄弟,没有一个不竖大拇指。陈英宪大哥陈扎根,聪明强干,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上世纪70年代就外出跑动,从学徒干起,承揽工程,发展壮大。1980年,陈扎根返回家乡,为家乡投资架了电线,西陈村第一次通了电。紧接着,他又投资建校、修路,热心公益事业,深受群众称赞。
陈英宪自小就受哥哥影响,在闯荡多年,拥有了一定财富积累后,心心念念想着黄河滩里的家乡。一有时间,他就往家乡跑。看到村里人还不富裕,陈英宪就想着怎么帮助他们致富,推动家乡发展。恰好这时,乡党委也专门找他谈话,越发坚定了他回报家乡的信心。2020年初,经过村民选举,陈英宪走马上任,挑起了西陈村沉甸甸的担子。
 
要干就要干好,陈英宪给大家立下了军令状。“不把西陈弄出个样子,我就不当。”他上任的时候,正是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的时候,他二话不说,就带领一班人守路口、设卡点,那些日子,他几乎就没有在家里待过。疫情是大考,疫情也是磨刀石。陈英宪认为,人心齐,泰山移,不管干什么,有一支团结一致、攻坚克难的干部队伍是关键。为此,他首先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民矛盾调解组织,他经常开会强调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增强“两委”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他实施党员积分管理,坚持“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要求党员佩戴党徽“亮身份”,激发党员队伍活力。在村务上实施“四议两公开”,激发群众主人翁精神,探索乡村治理新途径。经过这一系列举措,鼓了干劲,凝了人心,为干事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他开始统筹抓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要想富,先修路。陈英宪第一步就是硬化路面,筹集资金把大街小巷都变成了水泥路,实施改水改厕,把茅坑换成抽水马桶;铺设了污水管网,建设了污水处理站。
由于外出打工和工作人较多,村里有很多空闲院,造成了资源浪费,也有碍村里形象。在专家指导下,这些空院被整理成村史馆、图书馆、国学馆、四点半学堂、养老中心。一些空地则开辟成菜园、篮球场、停车场和文化广场。短短几个月时间,西陈村就大变样,旧貌换新颜,像一朵花儿,灿烂绽放。让很多在外的人回去,瞪大了眼睛。
 
为了照顾村里独居老人,陈英宪又建设了群众大食堂、养老中心。群众大食堂采取村里补一部分、村民掏一部分、经济能人捐一部分方式运行,人们在这里可以吃到实惠可口的饭菜。现在不光老人吃饭,每天还吸引很多村人“会餐”。养老中心就在食堂旁边,为老人提供休息娱乐等活动。吃过饭,大伙聚在一块,聊聊天、打打牌,其乐悠悠。运作有序、便民利民的群众食堂和养老中心,获得了长垣市委领导高度评价。四点半课堂是孩子们的课外活动场地,它建在村党群文体广场对面一个规整的小院子,里面有活动室、有图书室,孩子在这里做做游戏、读读书,既学习了知识,又收获了快乐。“大食堂和养老中心、四点半课堂,是村委实实在在给群众办的实事好事!”听着村民的称赞,陈英宪笑得比蜜还甜。这个走南闯北的汉子,他不看重金杯银杯,他最欢喜的就是乡亲的认可。
 
富而知义,富而思礼。在让村民富口袋的同时,还要富脑袋。陈英宪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五美庭院”的评比活动,评出陈耀宗等60家“五美庭院”。每天晚上,漂亮的西陈文体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大伙聚集在这里,跳舞、散步、唱歌、聊天,一派和谐熙乐的场景。古老的黄河滩,古老的村庄,焕发了青春,洋溢着幸福的歌声。
 
乡村振兴最关键的是产业振兴,村庄要发展没有产业支撑可不行。陈英宪在多次组织村民讨论、专家论证基础上,一方面将一部分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增加集体收入,一方面成立农林果蔬经济合作社,建成经济林230亩,果园75亩,景观鱼塘30亩,围村林38亩。下一步陈英宪将进一步扩大果园规模,打通村里通往天然文岩渠的出村大道,举办乡村美食节、林果采摘节,利用农村现有资源,打造“园林采摘、特色民宿、田园文化”为一体的乡村综合旅游项目。利用村里文化名人陈海文、陈振宇,经济能人陈然、陈晓等,扩大影响,打造品牌,发展西陈特色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陈英宪就像一位乡村美术师,在宽广肥沃的黄土地上,用无尽的巧思和热情,描绘着最新最美的图画。
 
 
 
(曹道伟、王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