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黑龙江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中
香港
澳门
陕西
海南
内蒙古
公告:查询单位工作人员请点击
人员查询
,输入姓名, 证件编号, 即可查到。
社会调查
经济与法
质量监督
时政要闻
书画天地
土地环保
科技教育
法制聚焦
文艺表演
专题报道
知名企业
公检司法
律师社区
反腐倡廉
消防频道
安全与法
新闻资讯
旅游健康
医疗卫生
政策法规
展览展示
法律维权中心
首页
/
栏目资讯
/
时政要闻
时政要闻
最新资讯
专题报道
新兴铸管供应链分公司:练就“硬功夫”,打好“组合拳”
07-23
书画天地
横竖撇捺润芬芳 笔墨纸砚度春秋
07-21
专题报道
马家乡贾家村:巾帼“娘子军” 柔肩铁担当
07-21
新闻资讯
第十届会长论坛分论坛合作签约仪式 暨会长专用品发布会成功举办
07-19
新闻资讯
健康魅力 精彩演绎
07-18
新闻资讯
发挥优势聚合力 携手共追中国梦
07-18
公检司法
长大后我将成为你 ——云南省公安厅水上巡逻总队举办第二期警娃夏令营
07-17
新闻资讯
传承典藏美丽 铸就人生精彩
07-17
医疗卫生
内病外治普新篇守正创新践真行《中医最美奋斗者》曾庆荣
07-16
专题报道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打造社区治理新模式
07-15
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新论)
所属分类:
时政要闻
发布时间:
2021-04-15
传统文化教育首先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价值的涵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课堂、校园,有着很强的时代价值和教育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如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发扬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是一个重要路径。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课堂、校园,有着很强的时代价值。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教育是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课本、课堂、校园,可以让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贯通、与成长过程对接,让学子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传统美德、文学艺术,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永续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同时,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很强的教育价值。优秀传统文化能为铸魂育人提供重要支撑,其中的道德、思想可帮助立德修身,文学、艺术可用来提升素养。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的独特智慧,是新时代铸魂育人的宝贵财富。
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课堂、校园,广大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实践纳入教师培养体系、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和全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纳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鼓励教育工作者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更好地感受和传承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智慧和价值。
推动传统文化进课本、课堂、校园,关键在落实。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正是旨在充分发挥中小学课程教材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功能,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系统化、长效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除此之外,还可以鼓励支持各级学校结合区域特点研发、开设传统文化校本课程;鼓励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法支持优秀传承人为中小学生开设相关课程;分学段、分年级开展中小学传统文化主题活动,特别是在传统节日和节气中潜移默化地组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在学科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并建立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机制。同时,可以按照相关改革要求,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师教学述评、学校和区域教育质量考评体系,并在学业水平测试中探索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考核。
传统文化教育绝不是几门简单的课程,而首先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价值的涵养。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以强大精神动力凝聚人心、汇聚民力,才能筑造全民族的精神家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源源不绝的力量。
(作者为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专职副主席)
来源:人民网
上一篇:人民网评:守护国家安全,人人有份有责
下一篇:北京:外卖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