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黑龙江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中
香港
澳门
陕西
海南
内蒙古
公告:查询单位工作人员请点击
人员查询
,输入姓名, 证件编号, 即可查到。
社会调查
经济与法
质量监督
时政要闻
书画天地
土地环保
科技教育
法制聚焦
文艺表演
专题报道
知名企业
公检司法
律师社区
反腐倡廉
消防频道
安全与法
新闻资讯
旅游健康
医疗卫生
政策法规
展览展示
法律维权中心
首页
/
栏目资讯
/
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最新资讯
专题报道
大战螺丝螺帽记
09-25
文艺表演
万众欢庆迎国庆 翘盼二十大召开
09-25
公检司法
提高安全素质,做好安全劝导 ——尉氏县交警大队四中队给劝导员“充电”
09-24
公检司法
载誉归来!第121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 巡逻执法行动圆满完成
09-24
公检司法
延边州公安交警部门深入开展“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讲活动
09-23
公检司法
百日行动丨荥阳交警走进企业送安全
09-23
专题报道
新时代 新起点 新领域 新征程——贾永安 王长安被郑州市档案馆聘为征集工作顾问
09-22
公检司法
尉氏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进校园 点亮平安开学季
09-22
公检司法
云南省公安厅水上巡逻总队36个集体及个人获老挝人民军英勇勋章和友谊勋章
09-22
公检司法
云南省公安厅水上巡逻总队36个集体及个人获老挝人民军英勇勋章和友谊勋章
09-22
山穷沟穷志不穷 脱贫致富努力行
所属分类:
专题报道
发布时间:
2020-06-23
山穷沟穷志不穷 脱贫致富努力行
——郏县天城洼村全力以赴打好脱贫致富攻坚战
本台讯( 李科 郭俊峰 通讯员 王长安)报道 在党中央精准扶贫精神的指导下,为了打好脱贫致富的攻坚战,做好脱贫致富收官年,郏县天城洼村,在郏县交通运输管理局职工任村第一书记李陆轩的带领下,以该局李国朝、朱克科和郏县县委宣传部李笼彦为工作队员和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国杰、全村党员干部以及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上下一心,凝聚战力,以实际行动践行脱贫致富攻坚战,使贫穷落后的小山村走在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上,旧貌换新颜,美丽的乡村已展现。
天城洼村是省级贫困村,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处的浅山丘陵区,辖横沟、姚家门、天城洼3个自然村。居民489户1592口,建档立卡贫困户101户454口。因缺水贫瘠,2600亩耕地全望天收,2/3村民外出打工,昔日的天城洼村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柴火占道、乱搭乱建,碍于情面村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住队干部见此情此景立即带领大家行动起来,大家一致认为“脱贫攻坚环境先行,没有好的生活环境,何谈脱贫?”李陆轩和李笼彦在走访中得知,老百姓对违规占地占路也非常不满,于是他们召集所有党员和村干部开座谈会,针对此问题谈方法、说举措、讲对策,大家形成了共识,随后,他们从单位协调来钩机和铲车,经过大家10多天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战,全村几千方的陈年垃圾搬了家,近百处违规占地得到了妥善处置,接着,他们又为该村协调推动了修路和绿化项目进展,经过大家60余天不懈努力,该村15条南北路、2条东西路全部变了样:破损路面得以修复、过窄处被加宽、低洼处被填高,户户通上了平坦整洁的水泥路,彻底改善了群众的出行难。为了更加美观,路两旁还统一栽上了3000多米长的竹竿篱笆。“整整齐齐的,看着就舒服,我们可以种菜、可以栽花,现在俺村的环境和城里都快一样了。”村民李海川笑着如是说。
姚家门自然村的耕地和村舍之间有一条20米的深沟相隔,使用了几十年的老桥已成危桥,村民下地干活需绕行5公里多山路。为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便利,在工作队的带领下,宽4米、长约30米的新桥即将修通。不但如此,驻村工作人员也非常关心村民们农闲时的文化娱乐生活,有些村民喜欢广场舞,他们从县里争取来移动音箱,并请来文化辅导员指导,村小学缺乏文体器材,他们为孩子购买了羽毛球、篮球、乒乓球、象棋、图书等。同时也掀起了“好媳妇”“好婆婆”好风气的评选活动,互帮互学,互赶互超,挣做文明好群众蔚然成风。到处呈献出了欣欣向荣、和谐美满的新风尚。
发展经济致富产业支撑先行。李陆轩和李笼彦在考察中发现,该村土质适合种红薯,且历来有加工粉条的传统,于是他们就动员群众种红薯、加工粉条,搞好产业链,2018年、2019年,连续两个冬季,在驻村工作队员的带领下,该村10万多斤的品种红薯和5万多的优质红薯粉条被抢购一空,村民养的土鸡、山羊同样供不应求,这一举措给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李陆轩出身陶瓷世家,来到天城洼后,他无意发现该村有唐宋时期的瓷片、窑址,于是,他邀请市里相关专家到天城洼村对这一古老的区域进行考察论证,专家认为这一带陶土、石材均适合制作钧瓷,传承陶瓷制作工艺得天独厚。为了拓宽村民经济增收渠道,当年10月,他自费购买了一台10千瓦电炉和拉坯机等,带领贫困户客服重重困难,在专家的指导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烧制出了精美绝伦的陶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和收藏,产品销售一路攀登,给当地群众的就业和经济发展带了好头。
上一篇:粽 情浓浓 关爱无限
下一篇:每天进步一点点 落实行动最关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