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讯(田聚成 王长安 通讯员刘雨秧)郑州报道: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保护文化、传承传统是其力量之源,世代传承与发展迭代是其生命之源。新时代,中华儿女对文化供给、文化自信都有了新的要求。对传承文化、守护文化、展示文化方式的选择也更为丰富多元。进一步推动文化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让人们更多、更清楚地听到文化之声、看到文化之美,就能在追忆往昔时提高文化认同感,让中华文脉永续流淌。
知青历史,是一部奋斗史,青春奉献史,知青文化,是其间的精华。知青是时代的符号,它是个人记忆、社会记忆,也是国家记忆。知青谱写出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拼博进取的“知青精神”。
郑州知青文化园的建设正是对知青文化的传承和知青精神的弘扬,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志存于善,心系于民。河南省知青联谊会在党支部书记兼会长陈爱嵘的带领下,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老有所为”的伟大号召,做新思想的传播者、新理念的践行者、新征程的奋发者和新风尚的示范者,继续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知青精神,在“银龄行动”中享受快乐、实现自我,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赓续前行,展现新时代中国知青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自郑州知青文化园开工一个月以来,河南省知青联谊会党支部书记兼会长陈爱嵘身先士卒,大小事亲历亲维,一丝不苟,任何事情要做到节俭,还要完美,为了郑州知青文化园,为了让广个知青有个自已的家园,倾尽了她的全部心血,眼熬红了,脸晒黑了,人累瘦了,还满腔热忱的每天出现在知青文化园现场指挥工作...
河南省知青联谊会的刘雨秧、王丽、赵天顺、崔宝琴、孙孟兰、赵郑莉、段治武、宋克平、李正华、李铁军、郑堂森、许宝玲、崔爱琴、董银枝...等等知青朋友在郑州知青文化园建设中的无私奉献,崔宝琴一大早从荥阳乘地铁赶往知青文化园,中午自己啃烧饼,喝矿泉水,更有崔爱琴把自己家的货架和桌子,和老公开车送到知青文化园,李正华的胳膊被太阳晒得通红,还在清理院子杂物...这就是我们老知青的精神,主人翁的精神。
责编:王长安
审核:李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