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查询单位工作人员请点击 人员查询,输入姓名, 证件编号, 即可查到。

首页 / 栏目资讯 / 专题报道

塔山情——为党的100周年华诞而记

所属分类:专题报道 发布时间:2021-07-23
 塔山情——为党的100周年华诞而记
作者/秋海时空
河南讯(李全胜 任安广)报道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在我的故乡豫北安阳的西部,有一座方圆闻名的好去处——塔山。
塔山不高,因其山顶有塔而得名。这里草木青葱、怪石林立,在当地素有小华山之称。塔山虽只有六七百米的高度,但西依巍巍太行山脉,东望茫茫华北平原,又因地处林州与安阳(现殷都区)的分界地带,战略位置不凡,向有兵家必争之地而远近闻名;尤其是山下藏有千年古刹香山佛寺,吸引着方圆百里的善男信女常来祈福进香、探古寻幽,使此地更加多了一抹迷人的色彩。   



2021年的5月29日,应几位同乡好友相约,我们从郑州驱车出发,终于有机会去登临这座故乡小山。
疾驰在现代化的高速公路上,迎着一路飘溢的麦香,仅仅两个多小时工夫,我们便在“导航”的指引下,由京港澳高速转入南林高速,再从水冶出口转向相府大道,途径20来分钟的乡间公路,便来到了位于安阳市殷都区磊口乡上庄村西南的塔山脚下。





 
其实,本次相约出行,并不完全出于对一座家乡小山的向往。除了怀有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外,我们还有一个早已确定的计划,那就是去拜访一位为改变家乡贫困面貌,舍弃安度晚年和天伦之乐幸福生活而藏身山区继续奋斗的退休老兵。他就是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河南省消防总队副总队长杨书生同志,我们大家共同的一位同乡好友。正是因为这位具有副师职身份老战士的安营扎寨,也因为抗战时期那里就是我八路军52团一部常驻的地方,使得那山、那寺不仅多了一层“有仙则名”的意思,也更增添了我们前往一游的吸引力。
车未停,杨队长夫妇和几位当地的干部,早已迎候在门口。寒暄握手之间,我们几位朋友不禁同时发现,这位曾经的部队首长,早已被黢黑的面容改变了以往的风姿,十几年的“解甲归田”生活,使他变得更像一位农民大哥。不过朴素的外表,并没有掩盖他戎马一生的坚毅个性和果敢气质。他目光炯炯,用纤细而有力的手拉着我们,以亲切的家乡口音,热情地把我们让进他与老伴儿郭爱英自建的办公室里,忙活着为我们泡茶沏水。    
借大家谈笑叙旧的空儿,我撩开门帘重新回到院子。环视周围,发现这座掩隐在一片绿色之中的寺院,群山环抱、宁静幽雅,堪为一片修身养性、悟禅明道的绝佳之地。错落有致的东院多属原来的旧有建筑,经杨队长来了之后几次整修,已基本恢复原貌。抬眼望去,红墙青瓦、飞檐斗角,石阶高台、古色古香;那座两层的大雄宝殿,坐南朝北,后依陡峭高耸的塔山,前瞻怪石林立的观景亭台;门口遗存的那尊巨大而斑驳的赑屃,背负着残存的碑帽,默默地述说着古刹的沧桑历史和厚重的文化背景。回目我们现在所处的西院,则多是杨队长与老伴儿为发展当地旅游事业筹资扩建的新舍。屋檐下有老两口栽种的茄子豆角之类,院中那座莲花池和西北角那口老井,让人油然感觉到这里浓郁的田园气息。站在院子中间,向南可仰望山顶之塔,向东可远观山门及周边观音塑像等景。更有那座即将竣工的客房旅馆,正以她的新姿,准备迎接四面八方的来客。
从寺院的简介牌上我了解到,香山佛寺旧称香山寺,始建于北魏天赐元年(公元399年),兴盛于隋唐时期。因有白玉菩萨雕像一座,且被当地百姓认为十分灵验,因而又有北普陀之称。据记载,少林寺二祖稠禅大师年轻时曾在这里修禅习武,后来带着一身武艺南下少林拜主持跋陀为师,精心学习佛法,终成武功精绝、禅学出众的一位高僧。他因此也被认为是将邺地“禅武兼修”之风带到嵩山,开创少林寺独特修行方式的武祖,对少林武术特色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该寺历史的悠久和佛缘的深厚。当然,令人更不能忘记的是,由于此寺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历来属于进出西部山区的重要峡口,因此,抗日战争时期曾有多支抗日武装在此驻守或设立指挥机关,著名的八路军52团一部,就曾驻扎该寺,领导当地军民书写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
从院子里回到房间,朋友们谈兴正浓。大家七嘴八舌地为景区发展建言献策,饶有兴致地听昔日的杨队长述说“解甲归田”的初衷与十几年来的苦辣酸甜,有问有答地与村支书杨现国一起回顾杨队长为家乡建设奉献余热的感人事迹。具不完全统计,自2006年退休算起,杨队长通过自己的协调能力和各种社会资源,在当地组织及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已经为故乡上庄村筹资修建大型石桥一架,铺设封山育林总长4千米公路三条,扩建由5000立方增至13000立方水库一座,修造服务村民的上千立方大型沼气站一座,复耕被砖场和矿山损毁土地100多亩,等等。而在这些成绩的背后,不仅有村两委历界班子成员和乡镇干部的理解与帮助,有上庄父老乡亲的体谅和配合,更有的则是杨队长日日夜夜苦心操劳和奔波的身影,还有妻子郭爱英吃住工地因煤气中毒险些丧命的惊险,以及康复期间带病坚守扶贫一线的动人场景。
我曾经私下里问杨队长,这些建设到底花费了多少钱?这位把全副身心投入到家乡建设的老共产党员并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不无感慨地告诉我,现在做事情很难。特别是在贫困老区这种地方,争取项目投资和协调外援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即使是有一些谈妥的投资和预算花费,瞬间就可能发生变化,以致使已经上马或群众翘首以盼的项目难以为继、欲罢不能。杨队长举了一个例子:当初建设那座石桥的时候,由于缺乏经验,最后的工程费用竟然超出了预算的一半儿还多。无奈之下,杨队长只好用自己与老伴儿的多年积蓄作了填补。谈到这些,杨队长显得十分轻描淡写。因为在他的心里,既然把晚年交给了这块儿生养自己的土地,个人的利益与家乡的需求还有什么区别呢?
有了这种忘我的奋斗精神,十几年来,杨队长和夫人一心埋头乡野,不计得失,一步一个脚印地耕耘着。作为一名曾经的指挥员,杨队长没有停留在仅仅为家乡做一些零星“好人好事”的层面上。他理解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讲话的重要意义,针对当地干旱缺水的实际情况,始终把植树造林、生态绿化作为各项工作的牵头重点,用实际行动去改善家乡的小区域气候环境,遏制水土流失带来的恶性循环,丰富山区动植物的生存条件,美化塔山一代的自然景观。他认为,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游客,有效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上庄群众的经济来源和生活现状。为此,他破釜沉舟,坚定地以夫人注册的公司,与村里签下了塔山景区联合开发项目。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塔山一代的生态环境已发生了明显变化,不仅成为殷都区西部植被最好的地方,而且已经跃入市级森林公园的行列。当然,作为一名曾经的老消防,杨队长也有着长于他人的综合考虑。他建池打井,不仅仅为了取水浇灌;修桥铺路,也不仅仅为了方便出行。而是把森林防火、植护结合与景区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始终做到常抓不懈,预防先行。
不觉之间,就到了吃午饭的时候。我们谢绝了杨队长和村干部带我们到镇上去就餐的好意,让杨队长夫人操持了几个小菜,配上一盆儿地道的家乡大锅菜和一锅小米汤,便不亦乐乎地过足了“论吃还是家常饭”的瘾。
饭后,杨队长和村支书主动提出带我们去登一登塔山。于是我们沿着寺后那条蜿蜒崎岖的小道拾级而上,十步一站、百步一坐地缓慢向上攀行。我们一边走,一边听杨队长和村支书小杨介绍景区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设想;一边说笑,一边享受着沿途遮天蔽日的茂林带来的清爽。虽然山外烈日炎炎,这里却凉风习习、快意满满。看着路边无名的野花奇草,大家不断地向支书小杨问这问那,什么野山药、山韭菜、野桑椹、野葡萄、满天星……杨支书都能如数家珍地给我们解释的清清楚楚,甚至讲出一些与其有关的生动故事。作为一个山区农村的党支部书记,小杨清晰的思路和丰富的知识,很是令我们钦佩,也庆幸有他的陪同,令我们大开眼界。当我们选择空旷的地方坐下休息的时候,头颈上的汗水,瞬间就被山里特有的细风吹拂得一干二净。此时,抬头有城市里难以见到的蓝天白云和塔山之巅耸立的龙凤二峰;远眺,有星罗棋布的村庄田野和阡陌纵横的公路小道。身处天然氧吧之内,沐浴万般青绿之中,容不得你怀疑迥然换了一个世界,心情变得豁然开朗。我们感受着清纯的真谛,我们顿悟出环境与生存的致命重要。当我们发自肺腑地赞扬塔山确实是一块儿值得很好开发的宝地时,杨支书却感情凝重地附和我们:是啊!我们上庄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而且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村庄。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建国前村里至少有30多人在当时的对敌斗争中参加了革命队伍,但是见到新中国成立的只有四人,其余的除11人被追认为烈士之外,剩余的至今生死不详,杳无音信;还有60多人作为民兵直接参加八路军领导的战斗,三人壮烈牺牲。其中有一位年仅18岁的刘胡兰式英雄杨迷德,为了守卫藏于香山寺的八路军物资,不幸被捕,受尽百般折磨。因为他至死不肯向敌人透露半句信息,最终被惨无人道的皇匪军断肢活埋于林州的小店村。杨支书还告诉我们,在当时的艰苦岁月里,即使是上庄村的普通百姓,也都积极参与支前工作,至少有200多人亲历了多次战斗的配合服务……听了杨支书的这番话,我们再也不难理解:一位具有副师身份的部队干部,为什么会在退休之后放弃优厚的待遇和安逸的生活,远离省城和子女,重回故里,治山造林,甘奉晚年;为什么会在谈及塔山景区建设规划时,总是不断地强调,一定要搞一个将军碑林和红色传统教育基地。原来,在他的骨子里,从小就滋养了老区人民坚强刚毅的钙质;在他的血管里,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先烈们曾经流动过的鲜红的血液。他要用这种行为和方式,美化家乡的山水,告慰上庄的革命先烈,实践一个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的信念和理想,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向更多的后人传承红色的革命基因。
稍事休息,我们把已达古稀之年的杨队长劝回山下忙自己的事情,继续随杨支书攀爬登顶。大约一个小时左右,我们来到了位于龙峰之顶的塔下。此时,晴空万里、山风呼啸,我们一边听杨支书介绍佛塔的情况,一边仔细浏览塔的形态结构。据史料记载,此塔最早与山下寺院同建于北魏时期,原塔高三丈六尺,曾历经多次重修与复建。清道光十年(公元1831年),此塔再次毁于地震,现残存高度六米。站在高耸入云的佛塔之下,我们不禁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时代的变迁。环视远方群山起伏,天高路长;俯瞰脚下麦浪翻滚,地大物渺,唐代诗人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一下子便跳入脑海,使我们顿感不枉此行。龙峰的西边,就是被当地人所称的凤山了。凤山之美,多以奇石著称,与我们脚踩的龙山形成鲜明对比:一高一矮、一伟一秀,给人留下不尽的想象空间。本来,上山的游客大都是要同登龙凤二山的,然而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好留下遗憾,改变计划匆匆朝山下赶去。    
回到寺院,已经是下午四点。为了早些赶回郑州,我们坚决谢绝了杨队长和村支书留我们住下来的挽留。
夕阳之下,我们与杨队长和支书小杨在寺院门口合影留念。我们要永久记下这个愉快而又十分有意义的一天。
当我们乘车踏上返程的路途时,大家并没有为一天的紧张奔波感到疲劳,反而继续沉浸在杨队长与他的创业故事当中,回放着他今天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思考。我们的感情已融入他的事业和奋斗,循着他的理想,我们仿佛已经看到一个更加崭新的上庄和被碧绿浸染的山野,仿佛看到川流不息的游人正穿行于塔山的上上下下,仿佛看到远道而来的少先队员们正高举着右手,面对烈士丰碑,整齐地敬礼、宣誓……
我们默默地祝福,祝福塔山景区的蓝图早日实现,祝福杨队长和他的夫人郭爱英的事业顺利发展,祝福有更多的社会组织和有识之士参与到关注老区建设事业中来,支持杨队长和这里的村干部,早日把上庄村的新农村建设推上快速发展的高速公路。